兵的成语

草木皆兵,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近义词: 风声鹤唳、杯弓蛇影 反义词: 若无其事、稳如泰山、措置裕如 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形容神经过敏 解释: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 出处: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大有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之感。” 例子: 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,~,迨及到了晚上,仍然毫无动静。(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九回) 谒后语: 谜语: 绿林军 成语故事: 东晋时代,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。公元383年,苻坚率领步兵、骑兵90万,攻打江南的晋朝。晋军大将谢石、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。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,就想以多胜少,抓住机会,迅速出击。谁料,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,损失惨重,大将被杀,士兵死伤万余。秦军的锐气大挫,军心动摇,士兵惊恐万状,纷纷逃跑。此时,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,士气高昂,再北望八公山,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。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:“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!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?”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。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,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,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。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,要秦军稍往后退,让出一点地方,以便渡河作战。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,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,给它来个突然袭击,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。 谁知,后退的军令一下,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,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,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,尸横遍地。苻坚中箭而逃。 故事出自《晋书?苻坚?载记》。成语“草木皆兵”,形容神经过敏、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。 看图猜成语: 出处:《成语玩命猜》第17关

- 出类拔萃的意思,及其含义,出类拔萃基本解释
- 有的放矢的意思,及其含义,有的放矢基本解释
- 欢天喜地的意思,及其含义,欢天喜地基本解释
- 取长补短的意思,及其含义,取长补短基本解释
- 大义凛然的意思,及其含义,大义凛然基本解释
- 改天换地的意思,及其含义,改天换地基本解释
- 多才多艺的意思,及其含义,多才多艺基本解释
- 兴风作浪的意思,及其含义,兴风作浪基本解释
- 混沌不分的意思,及其含义,混沌不分基本解释
- 同甘共苦的意思,及其含义,同甘共苦基本解释
- 天朗气清的意思,及其含义,天朗气清基本解释
- 奋起直追的意思,及其含义,奋起直追基本解释
- 天造地设的意思,及其含义,天造地设基本解释
- 事倍功半的意思,及其含义,事倍功半基本解释
- 睹物思人
- 哭笑不得
- 海市蜃楼的意思
-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
- 势不可当
- 不分伯仲
- 含笑九泉
- 长夜漫漫
-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
- 山穷水尽
- 八公山